海天瑞声联合创始人、CEO李科入选“中国科技行业最佳CEO榜TOP50”
近日,由第一新声发起评选的「2024年度科技行业最佳CEO及高成长企业榜」正式揭晓。海天瑞声联合创始人、CEO李科入选"中国科技行业最佳CEO榜TOP50",海天瑞声入选"人工智能高成长企业榜"榜单。

2024年度科技榜单包括「CEO榜」「企业榜」两大类,科技CEO榜、企业综合榜、企业细分领域榜、企业垂直行业榜四个细分榜,涵盖科技行业上市企业、独角兽、未来独角兽、新锐企业等不同阶段。
榜单基于天眼查大数据优势,历经4个月的深入调研与访谈,通过调研问卷、电话访谈和公司调研等多种方式,从不同维度展开榜单调研与分析,最终评选出相应榜单。



趋势1:人工智能呈现超高速发展态势
在深入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第一新声明显感受到人工智能在2024年呈现出超高速发展的态势。根据第一新声智库发布的《2024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数据,2024年AI应用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已超170%。从「2024年度科技行业最佳CEO及高成长企业榜」上榜情况来看,AI赛道更是黑马频出,众多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在此领域实现突破。
除上市企业外,AI浪潮和政策导向的双重驱动下,2024年一级市场涌现出多家估值跃升的独角兽企业。比如,智谱AI凭借全栈自研大模型能力在2024年的融资总额近50亿,最新估值已达335亿人民币;在国际屡屡刷屏的DeepSeek被国外媒体评估估值为20亿至300亿美元。
在此次新锐上榜企业中,AI基础设施相关企业7家,占比为23.3%;AI应用相关企业8家,占比为26.6%;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具身智能上榜企业9家,占总榜比例高达30%。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已注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46万家。其中,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Momenta、元戎启行等智驾新星也在去年获得多轮大额融资,跻身独角兽之列;银河通用机器人、潞晨科技、无问芯穹、云合智网等企业则在去年在商业模式上取得显著突破,进入未来独角兽之列。
趋势2:AI浪潮带动AI产业链各行业稳步增长
科技行业上市企业中,2024年整个芯片半导体产业链表现出强势的增长:芯片厂商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44.74% 和91.87%;封装测试厂商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则分别飙升967.83%和330.83%。
在近3年左右成立的科技行业新锐企业中,人工智能及其产业链相关企业也正在强势占据更大的份额。其中就包括松延动力、爱诗科技、沐言智语等多家具身智能、AIGC等新势力,在成立时间1年左右的初创期便密集斩获五轮融资。
分行业来看,在「2024年度科技行业最佳CEO及高成长企业榜」细分行业榜中,今年,人工智能的浪潮也带动了数据智能、云计算等行业稳步增长。
其中,有相当的企业在2024年营收成绩亮眼:火山引擎收入相比2023年实现翻倍增长;智谱的商业化收入取得了100%以上的增长、API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倍;科大讯飞前三季度消费者与开放平台业务收入增长44%,智能汽车业务增长49%;阿里云截至第三季度,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五个季度三位数增长;海光信息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52.87%。
趋势3:青年CEO成为科技时代重要推动力量
在聚光灯追逐企业营收及估值的同时,技术的爆发又将新一批年轻的科技CEO们推上了舞台:
DeepSeek掌舵人梁文锋、宇树科技CEO王兴兴,两位85后技术狂人不仅带着颠覆性产品强势突围,更以新一代企业家的身份走进今年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完成从技术极客到产业领航者的转变。Manus创始人肖弘团队突破AI Agent认知框架,实现任务拆解与跨系统调度能力跃升;智元机器人彭志辉构建多模态感知系统,实现人机毫秒级交互反应,刷新行业认知……
这批硬核青年创业者正以技术代差重塑产业格局——他们不仅是新兴产业的引领者、科技创新中最活跃的中坚力量,更凭借卓越的产业嗅觉,在变革浪潮中精准卡位、抢占赛道,最终赢得市场认可,成为科技变革中的成功者、受益者。
趋势4:资本市场信心复苏,“投资中国科技”成为主旋律
根据第一新声2024年面向创投市场的4轮调研,国内资本市场从Q3开始从“寒冬期”逐步“回暖复苏”,市场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9月下旬迎来回暖复苏拐点。据第一新声研究院调研数据,三季度多个细分行业逐渐回暖,市场上共识性的机会领域集中在AIGC、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赛道,值得注意的是具身智能赛道在三季度底出现明显逆势增长趋势。
第二,投资信心恢复。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投资的信心。在政策与技术的推动下,2024年Q4市场投资人信心开始复苏,天使、VC、FA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多个好项目出现“被资本追捧”的现象,包括智谱AI、DeepSeek、宇树科技等。
第三,IPO迎来复苏,并将逐步实现常态化。2024年Q3,A股共有25家企业实现IPO首发上市,从投资机构数量及机构持股价值来看环比均出现上升。此前证监会座谈会上提及的“逐步实现IPO常态化”或许已经在路上,市场的信心有望进一步恢复。
第四,产业基金将逐渐成为一级市场的主力。根据第一新声调研,国内资本市场的主力已经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市场主导力量从曾经以美元LP为核心的市场化资金,逐渐转变为以人民币LP为核心的市场化基金+产业基金,多家产业基金在AI领域表现活跃,包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
当前阶段,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与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双向共促的良性市场格局。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底色下,中国市场将永远期待硬核技术的突破和前沿科技的创新。